(相关资料图)
把夏夜星河搬进室内!今年夏天,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的萤火虫观察室成为网红打卡地,不少游客都慕名而来。9月23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紫金山的南京昆虫博物馆,用图片和视频记录了千百只萤火虫闪闪发光的浪漫一幕。
在一间漆黑的暗房里,记者隔着玻璃看到了萤火虫被装在一个个透明的塑料瓶里,一闪一闪地,发出绿色的光,上千只萤火虫聚集在一起闪闪烁烁,十分浪漫。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副馆长陆海亮告诉记者,萤火虫科普和活体展是从今年5月1日开始的,最高峰时期有上万只萤火虫,进入淡季,目前馆内还有一千多只萤火虫,萤火虫展将持续到国庆假期最后一天。
记者了解到,本次萤火虫展由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打造,全程由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江苏省农科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秦毅博士告诉记者,现在野外的萤火虫越来越少了,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在城市里也能看到萤火虫,让80后、90后也能找到儿时的回忆,紫金山昆虫博物馆和江苏农科院共同策划了这场萤火虫展。
秦博士告诉记者,萤火虫亮灯是为了寻求配偶,繁殖后代。野外萤火虫一般亮灯时间是2小时,晚上8点-10点是最佳观赏时刻,其他时段一般很难看到萤火虫亮灯。野外萤火虫的寿命也只有5-7天。通过2年时间的持续研究,秦博士给萤火虫营造了非常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养液饲料,萤火虫的亮灯时间可以延长到8-10小时,存活时间也延长到了半个月以上。“这种特殊的饲料还能帮助萤火虫‘倒时差’,让它们白天亮灯,晚上开灯让他们休息。”
记者了解到,昆虫博物馆内这些萤火虫来自海南和江西南部的萤火虫养殖基地。“刚开始研究萤火虫的时候,我在野外捕捉萤火虫,一般第二天就会死掉。现在我研究的特殊的生态环境和营养液让萤火虫即使经历长距离运输也不会死掉,以后可以在全国各地办展,让全国各地的朋友都可以在自己的城市里看到萤火虫了。”
秦博士说,萤火虫对生态环境非常敏感,是一种环境指标昆虫。举办萤火虫科普活体展的目的也是呼吁大家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新华日报视觉中心 刘莉 视频制作 王颖
关键词: 最新资讯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