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数字报 > 正文
75件美术佳作汇聚申城,铭记抗战历史,共同守望和平
2025-08-16 06:11:41 来源:上观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迎来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而今的8月15日,“和平的守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亮相上海文艺会堂展厅,通过艺术的独特力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观众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峥嵘岁月,致敬民族不屈的脊梁精神,并展望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壮美画卷,共同守护人类永恒的和平理想。

聚焦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浴血奋战壮士们的五条屏国画,定格二战期间众多逃亡犹太人在上海的油画,描绘反法西斯统战大捷的水彩,意象性表现山河永固、和平长存的综合材料作品……展览汇聚来自上海及全国各地艺术家的75件精品力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近作。参展艺术家主体为当下活跃于美术界的中青年力量。

纪念艺术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和类别,创作起来并不容易。这次展览却充分呈现围绕纪念性主题的内容多样、形式多元。作品内容上,有深刻描绘80年前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奋起抗争的热血壮举,也有用心刻画艰苦卓绝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恢弘图景,有热情讴歌今日中国繁荣发展的辉煌成就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也有发自内心的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深切呼唤。表现形式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水彩、粉画、漆画、剪纸、综合材料、招贴宣传画等不同美术媒材尽显艺术语言表现力的不拘一格,既有直接的纪念性作品,也有象征性的风景与历史等。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蒋进军以兼具力量与美感的雕塑《无名英雄纪念碑》,诗意地致敬先烈、缅怀牺牲。他坦言:“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深知艺术作品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与时代精神的重任。艺术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源于时代,也映照、引领时代。此时此刻的今天,我们用作品传承历史记忆、展现和平成果,正是艺术社会责任和时代精神的展现和延续。”在他看来,这些作品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当下的启示,“在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传承先辈的精神,用团结与奋斗续写国家、民族、城市和生活的新篇章”。

一幅表现时空对话的水彩《烽火课堂,八秩回响》,则是青年艺术家谢晓霏的近作。画面中心,老师带着几个孩子,坐在一幢红色建筑的台阶上,正给他们讲着抗战的故事,传递着和平的精神。画面背景处,抗战年代的老报纸若隐若现,仿佛带观众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谢晓霏告诉记者,这幅作品是自己去年在市美协和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举办的高研班上最大的收获,让自己完整地走了一遍主题创作全过程。“艺术是记忆的桥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而我们这些青年创作者正是这一遗产的当代诠释者。”她希望能用画笔点燃未来的希望,让和平的信念与坚韧的精神代代相传。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上海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联合主办,8月20日在上海文艺会堂完成首展后,作为上海市文联文化惠民品牌“浦江流芳”的活动,还将在全市各区进行巡展,将优质文艺资源输送到社区基层。

关键词: 最新资讯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