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肖媛媛)“现在晚上能睡10个小时,白天也有劲儿了!”近日,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医学科病房,曾连续2天彻夜未眠的王女士,向医护人员分享着喜悦。
王女士因焦虑抑郁状态住院,入院时连续2天几乎彻夜未眠,白天情绪低落、自责自罪,连吃饭都需要家人催促。医护人员评估发现,她常因“担心治不好病”“拖累家人”而焦虑,躯体紧绷、心率偏快。护士每天陪王女士做睡眠操,重点引导她通过“呼吸放松式”调节情绪:“吸气时想象‘平静的气流’进入身体,呼气时告诉自己‘所有担心都在慢慢离开’。”
3天后,王女士反馈“睡前没那么慌了”;1周后,她能每天晚上10点前入睡,夜间仅醒1次;2周后,睡眠时长从每天2小时延长至6小时,白天能主动参加病房活动,情绪也明显好转。
开展科普讲座。 通讯员 供图
睡眠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对精神科患者而言,睡眠障碍往往是病情波动的“信号灯”。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约70%以上存在睡眠问题——抑郁症患者常因早醒辗转难眠,焦虑症患者被“越想睡越清醒”的困境折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期彻夜不眠,精神分裂症患者则可能因幻觉、妄想打乱睡眠节律。这些问题不仅让患者白天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更会反过来加重情绪症状,形成“睡眠差→精神症状重→更睡不着”的恶性循环。
护士长余红敏介绍,为帮助患者及家属科学认识睡眠障碍,精神医学科定期开展科普讲座,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讲解“睡眠周期与精神状态的关系”“哪些习惯会偷走睡眠”“出现失眠别硬扛,及时干预是关键”等知识,引导大家正视睡眠问题,主动寻求专业帮助。
医护人员带领患者做睡眠操。 通讯员 供图
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躯体紧绷、情绪焦虑导致入睡难”问题,我院精神医学科护理团队结合中医经络理论与放松训练原理,编制了一套简单易操作的“精神科睡眠操”,适用于住院患者每天15至20分钟练习。护士每日在病房组织患者,一对一纠正动作细节,确保患者掌握要领,同时鼓励患者出院后将睡眠操融入日常,形成长期习惯。
近3个月数据显示,住院患者中,精神医学科睡眠障碍改善率从干预前的42%提升至76%,其中因“躯体放松、情绪平稳”受益的患者占比达83%。许多患者反馈,睡眠操不仅改善了睡眠,更让他们掌握了“自我调节”的方法,增强了康复信心。
“睡眠障碍并非‘不治之症’,科学干预+主动练习,就能打破恶性循环,让‘好睡眠’成为心身康复的助推器。”余红敏表示,精神医学科将继续优化睡眠操动作,录制教学视频方便患者居家练习,同时结合科普讲座、病友分享会等形式,让更多精神疾病患者受益。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2024年阿塞拜疆旅游企业收入1亿美元
- 生意社:2025年7月丙烯酸丁酯进口数据统计|每日热文
- 每日观察!8月21日生意社玉米淀粉基准价为2920.00元/吨
- 理想i8开启全国交付 携手卡车司机开启配运接力|消息
- 今日热文:吉利汽车(00175)因认股权获行使而发行合计41.1万股
- 吃喝玩乐购热度高!广西促消费活动掀起消费新活力
- 焦点快报!白酒概念龙头企业有哪些?(2025/8/19)
- 小米卢伟冰: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开始盈利 有信心完成35万辆全年交付目标
- 焦点资讯:华润啤酒上半年利润增长23% 总裁赵春武:继续坚持高端化、加码新消费渠道
- 头条焦点:Yang Lan: AI Empowers Leadership Model to Enhance Women's Workplace Competi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