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数字报 > 正文
七旬乡村木匠巧手仿制文物,一天手搓三套“虎座鸟架鼓”_聚焦
2025-08-20 06:12:10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刘俊华

通讯员 郑子贤

74岁的胡定权是一名乡村木匠,年轻时曾靠手艺为村民制作犁、耙、镐、套等农具。他没想到自己有天会与“国宝”打上交道:近几年来,他受荆州博物馆之托,仿制和复原了许多出土文物。


(资料图片)

胡定权正在仿制“虎座鸟架鼓”

胡定权的木工作坊位于湖北枝江市问安镇张家桥村,10多平方米的一间平房内,两台简易木工车床和一套老刨凿工具,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墙上挂着二胡、马头琴,都是他自己做的,这也是他劳作之余的爱好。

胡定权从16岁开始学木工手艺,出师后为村民制作农具、盖房打家具,也是远近闻名的“胡师傅”。他年轻时,曾为一户人家打过一张雕花床,那也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为村里打水车,也让他的技艺得到了很大的锤炼。

大约从2010年开始,传统的木工活越来越少,胡定权更多的时候是在作坊里,做一些小玩意自娱自乐。一次偶然的机会,荆州博物馆找到他,托他复原在包山楚墓中出土的一张折叠床。他耗时一个多月,对照图纸和照片,终于将床复原出来。

湖北省枝江市博物馆的“虎座鸟架鼓”(仿品)

后来,博物馆又让他仿制镇馆之宝“虎座鸟架鼓”,当作文创工艺品售卖。胡定权看着图纸画样,很快仿出了成品。他做过各种尺寸的“虎座鸟架鼓”,也被许多文博场馆展示。

除了“虎座鸟架鼓”,还有编钟、虎剑架等仿制文物,胡定权都能做得惟妙惟肖。如今,他每天可以做出三套“虎座鸟架鼓”,这些仿制品都会通过博物馆的文创柜台,流向文物爱好者手中。

“当了一辈子木匠,自己做的东西能让更多的人喜欢而收藏,这是最开心的事。”胡定权希望自己的手艺在世上留下痕迹。

(通讯员供图)

关键词: 博物馆 手艺 仿制 木工 胡定权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