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近日,东湖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77岁的董晓萍女士在家中突发急病,从社区医院的紧急处置到上级医院的生死抢救,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人心,而医疗联合体的高效联动,最终为患者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
当天中午,董晓萍在家吃饭时突然感到胸口像被巨石压住,剧烈的疼痛顺着左侧肩胛骨蔓延到后背,她冷汗直冒,几乎无法站立,被家人紧急送到东湖社区卫生服务站。值班医生刘雅琪看到她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迅速推来心电图机。13时23分,心电图结果显示:V1-V4 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意味着冠状动脉可能已完全闭塞,随时可能发生致命心律失常。
"阿姨,别紧张!先含服速效救心丸!" 刘雅琪一边安抚患者,一边快速书写转诊单,同时让护士联系中南医院急诊科。值班护士拨通樊迪主任的电话,语气急促却条理清晰:"樊主任,这里有位 77 岁女性患者,急性心梗表现,心电图V1-V4抬高,已服救心丸,正紧急转往贵院,请您务必做好准备!"
14 时许,董晓萍刚抵达中南医院急诊大厅,还没走到治疗室门口,就在离诊室仅7米的地方突然栽倒在地,意识瞬间丧失。医护人员冲过去时,发现她四肢抽搐、口唇发绀——监护仪显示,她已出现致命的室速室颤!
"准备除颤!" 樊迪主任一声令下,抢救团队立即展开急救:电极板涂上导电糊,"充电 200 焦耳,所有人离开!" 随着 "啪" 的一声,患者身体猛地弹起;胸外按压的节奏急促而有力,每一次按压都在为心脏输送微弱的动力;肾上腺素静脉推注、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抢救室里,监护仪的警报声、指令声、器械碰撞声交织成与死神对抗的交响曲。
15时15分,樊迪主任在抢救间隙给社区医院回电,声音带着刚经历高强度抢救的沙哑:"患者送来时就发生了室颤,我们已经除颤 3 次,正在持续胸外按压!幸亏你们判断快、转院及时,还提前把心电图和用药情况传了过来,让我们一接手就知道该怎么救 —— 要是再晚几分钟,错过最佳抢救窗口,后果不堪设想!"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守着电话,心一直悬到嗓子眼。16 时 42 分,当得知患者室颤终止、即将接受介入治疗时,大家才稍稍松了口气,电话里反复叮嘱家属:"别慌,听樊主任安排,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们。" 直到 20 时接到 "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支持下成功开通血管,植入两枚支架,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的消息,所有人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手术后,东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团队更是发挥优势,结合樊迪主任的专业指导,安排专人定期上门为董晓萍复查,根据她的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全方位跟踪她的健康状况。
东湖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感慨道:"心梗抢救就是跟时间赛跑,每提前 1 分钟处置,患者的生存率就提高一分。我们和中南医院等建立医联体,就是要打通从基层首诊到上级救治的 " 绿色通道 ",这次董阿姨能转危为安,正是这个链条高效运转的结果。"
如今,康复后的董晓萍特意送来锦旗,握着刘雅琪的手泣不成声:"当时我以为自己挺不过去了,是你们第一时间拉了我一把,又火速联系大医院,等于从鬼门关把我抢了回来!社区医院就在家门口,有你们这样的医生,我们老百姓是真踏实啊!"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