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数字报 > 正文
今日观点!“不是懒,是神经在打架!”——儿科医生重装大脑“操作系统”
2025-07-23 22:09:33 来源:湖北日报


(相关资料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高琛琛 张祖国 实习生 陈梓为

七月江城,骄阳似火。武汉儿童医院康复科门诊涌动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热浪”——这里没有哭闹与病痛,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家长们焦灼又充满期待的等候。该院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社交情绪障碍训练营等几大特色项目组成的“暑期医疗矩阵”,正迎来就诊高峰,预约量持续增长。

“不是孩子们懒,是神经在打架!”儿科医生表示,他们要做的,是为孩子们重装大脑“操作系统”。

武汉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朱红敏正在问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瑾毅 摄)

从文字“乱码”中突围

“坐不住”“作业磨蹭,写不完”“看图写话动不了笔”……7月21日,一脸愁容的方先生向康复科主任朱红敏求助。

朱红敏注意到,7岁的多多(化名)小手一直在腿上敲打。朱红敏笑盈盈地问:“我猜你上课会突然站起来,下课打闹有时会伤到同学或自己?”多多一一点头。

一番问诊后,朱红敏初步判断多多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朱红敏解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常伴有阅读障碍、书写障碍、数学障碍等特定学习障碍,看图写话困难可能是阅读障碍表现。

据介绍,特定学习障碍并不少见,发病率约5%至10%,在学龄期已显现,但可能在学业要求提高时才被识别,对孩子学业和生活产生显著影响,尽早干预可以提升学习能力。

“有火才能烧,有水才能浇……”在阅读障碍训练营,主管治疗师胡玲正从音、形、义进行训练,让孩子们从文字“乱码”中突围。

“音、形、义分属大脑3个不同区域,难组词、难造句、难成文就是这三个部分连接‘卡顿’了,训练就是让连接流畅起来。”朱红敏说。

12岁的月月(化名)对阅读理解常不知所云,月月的妈妈身为语文老师,用尽一切办法,也无济于事。

经过两周训练营训练,情况有所好转。“一直以为是学习方法不对,没想到和大脑发育相关。早点来做训练,可能效果会更好。”其母亲说。

破解“鬼画符”背后的密码

书写训练营里,孩子们正接受肌肉力量训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瑾毅 摄)

“赛”写成“寒”,“巾”写成“币”,拿着孩子们的书写作业,书写障碍训练营主管治疗师邓月华点出关键:“不是孩子懒,不是态度不端正,是神经协调在‘打架’!”

诊室内,7岁的阳阳(化名)在一行行汉字中找出高频的“拆”和“折”“钩”和“钓”。

“这是视觉训练。”朱红敏介绍,这类孩子存在视觉、空间、肌肉力量等问题,“鬼画符”常被误解为态度问题,背后的密码实则与大脑处理书写信息的方式有关。和书法班追求美观不同,这里通过视听觉、肌肉和空间训练,结合正字法规则分析汉字结构,运用特殊方法编码记忆,再通过游戏强化运用,让孩子对文字的探索兴趣大大增加。

朱红敏欣慰地说,暑期连续训练效果显著,不少孩子字迹工整起来,书写速度变快,一些外地家长专程带孩子来汉“攻坚”。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表现没有达到预期,特意预约训练,被朱红敏“劝退”。朱红敏说,训练与否需要精准的医学评估,只有当孩子的学习能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或有躯体化、功能化障碍,或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或亲子关系时,才是医学介入的时候。

给青春期装上“缓冲气囊”

13岁的旭旭(化名)进入初中性情大变,像“小炮仗”一点就着,暑假都窝在房间里。

在该院精神心理科,旭旭对副主任医师刘敏吐露了心声。上初中以来,父母和老师要求更高,他压力倍增,学习效果却不如人意,无人理解,他只能宣泄情绪。为避免冲突,他干脆不出房间。

刘敏对旭旭进行了多次心理治疗后,旭旭明显好转,并预约了青少年情绪赋能成长营。

据介绍,“情绪必修课”由武汉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专家、心理治疗师、医学社工共同参与。8天的课程教会孩子理解情绪需求、掌控情绪,最终转换情绪,将敏感转化为共情力,将挫败感转化为行动力,给青春期装上“缓冲气囊”。

有家长寄希望暑期训练营能让孩子全面逆袭。朱红敏说,学龄期是孩子学业发展、个性塑造的重要时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保持延续性。暑期正规持续的治疗,确实可以帮助孩子保持良性的学习和行为状态,实现“弯道超车”,但更需要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延续,赢得人生长跑。

关键词: 训练 孩子 孩子们 障碍 朱红敏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